调查取证公司靠谱吗-双相情感障碍出院健康处方
调查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同时包括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调查取证公司靠谱吗-双相情感障碍出院健康处方,复发率很高。
1、观察病情是否稳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疾病的认识是否动摇或缺乏;
(2)睡眠时间;
(三)生活能力和工作效率是否下降;
(4)是否有情绪症状,如抑郁、兴高采烈、焦虑等。
2.建议出院后1-2周随访,稳定期至少每月一次。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血糖、血脂异常)、甲状腺功能、内分泌紊乱(催乳素升高、性激素水平异常、性功能异常、月经失调)、心电图、监测血药浓度等,如使用服用碳酸锂等药物时,要观察是否有恶心、腹泻等不适,并注意药物中毒症状。
3.按照医嘱按时、适量服药,并妥善保管药物,防止丢失、误用或过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运动缓慢或运动不能、流涎、翻眼、斜颈、伸舌、反复来回行走等)、镇静作用(过度嗜睡、白天嗜睡)等。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5.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护理,尊重、理解、照顾患者,避免进行引起情绪剧烈变化的活动。
关心
1.遵医嘱用药,及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检查血药浓度。
2. 识别疾病复发的迹象:
(1)识别抑郁症状:突然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无法快乐;无精打采,不愿外出活动,回避社交活动;抱怨能力差,什么事都做不好,感到愧疚、自责;表现出自杀和自残的想法;入睡困难、早醒、夜间易醒
(2)识别躁狂症的表现:突然激动、多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发脾气、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爱管闲事、指责别人、容易因小事与他人发生争执、乱花钱、睡眠需要减少等。
3.家庭护理中自杀迹象的早期识别:患者自杀前常有言语和行为表现:
(1)透露自杀性的话语,如:“活着真没意思,我还不如死了,我会自由,我不想成为你的负担等”。
(2)异常行为:解释丧事安排、写遗书、突然着装异常庄重、清理物品等。
(3)情绪突然“好转”,以假象麻痹周围人而企图自杀,称为“微笑自杀”。
(4)自杀或自残多发生在清晨或疾病缓解初期。
4.自杀危机的家庭护理干预
(一)积极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诊治。
(2)提供足够的家庭支持:如多与患者沟通、理解、陪伴
(3)直接询问患者是否有自杀或自残的打算。不要盲目批评病人。相反,要理解、关心、接受病人的感受。
(4)妥善安置病人及危险物品:急性期不要将病人单独留在房间内,必须有人陪同;各种危险物品,如刀、剪、绳、药品等,必须妥善管理,避免被患者使用,造成事故。
5. 家庭护理中家属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1)接受病人、理解病人、提供支持
(2)沟通中避免简单、生硬、消极或冷漠的态度,尽量不要使用“你不想……、你不应该……、你为什么这样……等”。
(3)选择患者感兴趣或当前关心的沟通话题,鼓励和引导患者回忆过去愉快的经历,如有分歧,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
恢复
1.克服羞耻感
(1)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并不是死刑,它只是一种需要定期服药的慢性疾病。坚持服药将显着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2)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患有躁郁症;
(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很多人格优势,例如社交能力,并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应对疾病;
(4)通过治疗,大多数患者会恢复到与病前相似的状态。
(5)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性格缺陷或性格问题。
2、睡眠卫生教育
(1)不要在卧室里进行有压力的活动,如与配偶争吵、准备工作、看电子邮件、吃饭等。
(2)睡前花时间放松,如听舒缓的音乐、做放松训练等。
(3)不要强迫自己入睡,体验一下躺在床上的感觉,包括身体的感觉、床单盖住身体的感觉、头枕在枕头上的感觉等。
(4)采用呼吸放松或肌肉放松技巧。
(5)如果入睡困难,请尽量避免“睡懒觉”。
(6)出行前调整睡眠周期,以适应目的地的新情况。
3、放松策略
(1)呼吸和放松:
① 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保持舒适的卧位,双脚自然向两侧展开,一臂置于上腹部,另一臂自然置于体侧;
② 用鼻孔缓慢呼吸。你会感觉吸入的空气有些凉爽,呼出的气息有些温暖。吸气和呼气时感受腹部的起伏运动。
③保持深而缓慢的呼吸,吸气和呼气之间有短暂的停顿。
④将一只手放在下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注意吸气和呼气时双手的动作,判断哪只手动作更明显。如果放在胸部的手比另一只手移动得更明显,则意味着我们从胸部呼吸的次数多于从腹部呼吸的次数。我们需要改善腹式呼吸。
(2)肌肉放松:当人的肌肉紧张时,精神上也会紧张。如果你能放松肌肉,你也能放松精神。而肌肉放松是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做到的。
肌肉放松法是通过有意识地感受主要肌肉群的紧张和放松来达到放松的目的。试试这种感觉:将右手握成拳头,握得更紧,然后感受手和前臂的紧张感。让这种感觉进入你的手指、手掌和前臂。然后再次放松双手,注意紧张和放松之间感觉的差异。你可以闭上眼睛再做一次,意识到紧张,然后放松,让紧张消失。你可以用这个方法,重点关注每一个肌肉群:(手臂、面部和颈部、胸部、肩膀、背部、腹部、腿部和脚部)东莞正规侦探公司,放松,尝试检测哪些部位仍然紧张,并发送给这个肌肉群松弛。放松后,留出一些时间来感受放松的状态。这时,你可以给自己一些提示:比如我从五数到一。当我数到一时,我的眼睛真的睁开了,我清醒而平静。
4、药品自行处置技能培训
学习正确管理和使用您服用的药物:
①不要漏服药;
②不要服用超过医生处方的药物;
③每天按时服药;
④在用药自我评价量表上记录每天的用药依从性、食欲、睡眠、情绪等。
5. 抑郁症状的监测和预防
(1)识别抑郁发作前兆:识别抑郁症的前驱症状,如身体不适、失眠、迟钝、消极、缺乏动力、失去兴趣等,并对这些复发前兆进行自我监测在日常生活中。
(2) 写情绪日记,监测情绪变化和水平,包括睡眠、药物和生活压力源。
(3)减少诱发抑郁症的不良刺激:找出每次发病前经常发生的应激事件,列出可能诱发抑郁症的不良生活事件,尽量避免这些应激事件的发生,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刺激不好。
(4)改变认知:预测重复发生的事件:关系冲突;合作伙伴;家庭成员;朋友或同事;生病、受伤;正确应对这些压力事件,认识压力和焦虑的积极意义,纠正认知扭曲和对生活事件的灾难性解释。
(5)增强积极的应对策略:遇到压力时,尽量在安全、支持的环境中释放负面情绪,如与家人或值得信赖的朋友交谈,用文字、绘画、音乐等方式宣泄负面情绪。
(6)调整睡眠-觉醒周期:昼夜节律的主要调节来自睡眠-觉醒周期,但进餐、工作娱乐、运动作息等日常活动也可以稳定“生物钟”,从而促进大脑神经递质和次要信使系统的正常功能。因此,规律的作息是恢复正常睡眠模式和精力计划的一部分。
(7)列出让你快乐的活动清单,安排愉快的活动。例如,去图书馆看书、看电影、听音乐、跳舞、画画、锻炼、园艺、写作等。
(8)填写复发处理卡。一方面承认抑郁症状的复发是正常现象,缓解了患者对复发的预期焦虑,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6. 躁狂症状的监测和预防
(1)识别躁狂发作的先兆症状:不耐烦、非常高兴、开玩笑增多、反应快、有创意、烦躁、工作注意力不集中、多疑、性欲增加、日常活动和兴趣增加等。
(2) 了解过度躁狂行为的风险,例如花钱、性行为不检点、滥用药物、人际关系中的敌意等。
(3) 写日记,监控自己的情绪和情绪波动的触发因素。
(4)药物治疗和管理:躁狂发作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停用心境稳定剂,因此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提高用药依从性非常重要。
(5)睡眠管理:睡前减少兴奋剂的使用;不要在床上做不利于睡眠的活动;睡前一小时停止活动;不要过度延长夜间活动。
(6)活动管理:不要同时做几件事;将任务划分为优先级;将活动计划保持在合理的期望和需求范围内。
(7)症状触发因素的管理,如季节变化、生物节律或活动的变化等。
(8)药物滥用管理:禁止使用酒精、药物等来缓解焦虑、失眠等。
(9)避免诱发躁狂的活动和事件:不服药、饮酒过多或使用兴奋性药物、追求刺激、冒险、与他人争吵、熬夜、音乐太大声、旅行、家庭聚会、看人担心关于电影、尝试做太多事情、追求新的关系、换工作、搬到新城市。
(10)采取行动控制症状:一旦发现先兆症状,与精神科医生讨论是否需要增加用药或进一步验证用药依从性。信任某人来管理你的钱、交出你的车钥匙、避免持续的生活决定以及避免危险的性行为也很重要。
7.回归社交技能训练
(1)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通过对情绪的识别、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避免和缓解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发展,保证个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绪管理步骤:
①情绪的自我意识,如焦虑、抑郁、委屈、愤怒等;
② 识别他人的情绪;
③ 了解不健康的放松方式,如危险驾驶、酗酒和滥用兴奋剂等;
④学习放松方法,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
(2)压力管理:压力是当事件和责任超出一个人的应对能力时出现的焦虑状态。 ①找出压力来源,如工作、社会、家庭等; ②识别压力过大的迹象,如健忘、失眠、头晕头痛、肌肉紧张、情绪不稳定等;
③压力管理的目标:压力适度、工作与生活平衡、生活幸福;
④压力管理策略:宣泄(言语、声音、动作)、提升认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或多角度思考问题)、自我成长(如过于追求完美)、想象力放松等。
(3)人际关系:双相情感障碍常因烦躁、冲动、判断力受损而引起人际冲突。
① 意识到自己烦躁:身体感到肌肉紧张或牙关紧闭;你的语气发生变化;您的行为发生变化,例如屏住呼吸、撅嘴、跺脚等;
②放松练习;
③关注人际环境中无刺激或对自己刺激较少的人;
④要求改变话题;
⑤ 确定具体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及那些由抑郁或躁狂的错误认知引起的问题;
⑥躁狂或抑郁发作时不要改变关系。
8. 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可以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来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具体步骤:
①确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②头脑风暴:找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③分析利弊,选择更合理的方案;
④选择并实施最佳解决方案;
⑤实施计划所需的条件;
⑥ 努力具体落实;
⑦总结与评价。
9. 家庭干预
(1)家人应共同学习双相情感障碍的基础知识,包括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2)家属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高情绪的表达,如频繁批评、责骂、敌视患者,或过度保护,将患者的正常反应视为疾病征兆。
(3)帮助患者共同识别抑郁症和躁狂症的前兆症状。
(4)与患者一起帮助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及时发现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5)当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时,可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愉快的活动。
(6)当患者出现躁狂症状时,可以帮助他们避免一些刺激事件和冲动活动。
(7)尽力营造和谐、支持的家庭氛围,使患者减轻压力,提高相关技能,帮助患者进一步康复。
(8)家属应尽可能与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榜样。
(9)家属应与患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与患者争论。
(10)鼓励小进步,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营养
1、遵循均衡饮食、合理营养的基本饮食原则。
2、适量饮食,保持适宜体重(BMI=18、5-23、9 kg/m2)。每日膳食应包括谷类和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肉、蛋、奶、大豆、坚果等食物。 。
3、谷物摄入应以粗粮为主,保证B族维生素的摄入充足。
4.适量吃深海鱼,增加omega-3的摄入量。
5、坚持每天进行体力活动,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总计150分钟以上。积极的身体活动最好是每天 6,000-10,000 步。适当的阳光照射可以提供维生素D。
6、日常零食可选择发酵乳制品、坚果、新鲜水果等,避免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和膨化食品,如肥肉、动物脂肪、汉堡、薯条等。避免食用过于辛辣、腌制、熏制的食物,避免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度加工的食物。
7.用药期间禁止吸烟、饮酒,以免降低精神科药物的疗效,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8.对精神科药物出现反应,如肌肉紧张、震颤等的患者,应注意防止窒息,避免食用大块、粘稠、难以咀嚼的食物。避免因吃得太快、咀嚼不充分而噎住。
9、有数据显示,适当增加B族维生素、维生素D、omega-3的摄入量,对双相情感障碍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