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事务所-“情感咨询”骗局揭晓:钱都花光了,她终究还是错付了
调查一个人认为他不会离开,另一个人认为他会留下来。”这句话反映了很多因矛盾而分道扬镳的夫妻的心声。
但“留住”谈何容易?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停滞在纠结的十字路口情感咨询,或者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导致错过了最好的挽留机会,事后后悔莫及。因此,为了帮助广大遭受情感问题困扰的人,一些情感咨询机构应运而生。
“救回你的前任并在你所在的地方结婚”
“分开主母,分忧”
“情感恢复率达到98%,最快10天就能修复关系。”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有些人尝试后,不但没有挽回感情,还赔了钱。
女子分手后向“情感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钱全没了调查事务所-“情感咨询”骗局揭晓:钱都花光了,她终究还是错付了,毕竟是误付的。
23岁的小丽在一次争吵中与男友分手。小丽事后非常后悔。
“我们之前关系很好,分手也不是因为别人插手,所以我想挽救这段关系。”
于是,小丽随手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关键词“情绪恢复”,然后就看到了一则声称可以恢复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公司的广告。
“我保证让您满意,像您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解决,根据以往案例的统计,恢复成功率可以达到98%。”
小丽与客服简单交流后,客服给出了如此自信的答复,并送来了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相关咨询资格证书以及老师的个人简介。
客服给小丽报了5000元的价格,并表示提供一个月的服务。小丽很舍不得放弃这段感情。见对方如此自信,而且机构和人员资质齐全,她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于是两人签订了电子合同,并在社交平台上添加了她专属的“一对一导师”。
当时,小丽和男友还没有删除社交平台上的好友。她把聊天截图发给了她的“导师”。随后导师打电话询问了一些细节,并发来了几条“信息”,其中包括“男生信息”。个性”、“如何变得有魅力”等内容,让她回去“仔细研究”,并叮嘱她不要着急联系男友。
教官告诉她“先主动的人就输了”,最重要的一定是“断线”。不主动联系会让他感到“失落”。
“无视”男友几天后,导师建议“欲擒故纵”不要太过分,并让小丽写一封道歉信。但男友的反应却平平无奇,导师给出的几个方案也只是稍微缓和了两人的关系,但男友并没有改变主意。
眼看着合同即将到期,小丽感到很无奈。但突然有一天,男友问小丽能否给他买一台电脑,这让小丽看到了一线希望。
于是小丽赶紧询问导师:“我该怎么办?我该答应他吗?”但导师表示“买电脑并不能解决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并要求小丽给她加个服务的钱。
“你给他买的话,他以后会要求更多,你们的关系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果增加一项服务,我们会找专门的人联系他,开导他。”
小丽信以为真,又转了5000元给导师。
这次交完费后,导师还给了小丽一个建议。让她一改平时温柔的脾气,给男友发一条“冷酷”的信息,大致意思是“别再找我了,我已经想通了,我们分手吧”。小丽一愣,但还是按了教官的消息发送了。没想到,男友回答“好”后,两人的关系彻底陷入僵局。
当小丽再次询问指导员时,指导员表示希望小丽“按兵不动”,“等待机会”。这件事发生后,教官对小丽的回应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被列入了黑名单,才意识到这完全是一场骗局。
一套剧本骗走200万元
盯住“痴男怨女”收割韭菜
男朋友没能把她追回来,一万块钱就这样浪费了。小丽的惨痛教训,揭露了一个打着“情感咨询、情感康复”幌子的黑暗行业。
事实上,情感咨询并不是骗局。寿哥在企业查询软件上搜索“情感咨询”作为关键词,弹出了数百个项目品牌,其中不乏成立已久、融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品牌。公司。
有需求,就有市场,就有投资。这些都说明情感咨询服务本身是合理的,有正规牌照、有专业机构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夫妻间的情感问题。但行业“准入门槛低”、“网络上容易诈骗”的特点,使得这些情感咨询机构质量良莠不齐,从而滋生了不少骗局。
2020年10月,湖北警方破获一起情感咨询诈骗案。 58人包装自己为情感咨询师,骗取各类失恋男女共计超过200万。
这些所谓的“专业教师”,很多原本从事的工作与情感、心理学等学术领域无关。经过公司“培训”后,他们变身“情绪专家”,打着情绪恢复的幌子为所欲为。收钱可以说是“赚大钱的利润”。
而且他们的套路并不完全一样,但也算是“相似但手法相似”。
01
自包装吸引流量
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法则是“流量为王”。只要吸引了用户的关注和点击,欺诈的“潘多拉魔盒”就会永远被打开。骗子还秉持“只要咨询的人多了,就会有人上当”的原则。
所以骗子们在“包装”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首先,广告页面上,暖心的文案和精美的图片立刻吸引了很多人。
吸引受害人点击进入后,成功帮助挽回关系的“丰功伟绩”和网页上不断滚动的“真实”案例,很大程度上让受害人感到“可靠”。
而当你在一些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搜索“情感咨询”时,你可以看到大量拥有数十万或数百万粉丝的情感咨询账号。
短视频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情感话题上。视频的主角多为穿着较为职业的“老师”,视频内容制作高度统一。
几分钟的短视频内容是免费的,但评论区的回复大多是“建议私信”。一旦受害人发送私信,骗子就会要求添加社交平台账号,从而正式进入骗子的陷阱。在陷阱中。
02
赢得信任并诱导付款
双方添加社交平台账号后,骗子会充当“导师”,仔细聆听受害人的情感经历和需求,列出其他成功案例,并指出仍有挽回的可能。并出示一系列伪造、被盗的业务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证明该组织的“正规”,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这时,骗子会要求受害人缴纳费用,并承诺“有可能拿回来”。
寻求情感咨询机构的受害者往往对这段关系极度依赖,不愿意就这样结束。由于不愿放手、渴望挽回的心理影响,我选择了付出。
03
给出脚本并使用延迟策略
导师在收到受害人的转会费后,会给出一些所谓的策略和方案,比如“爱情指南”、“康复条款”、“道歉信”等,并进行耐心指导和分析,并继续来引导受害者。那人的鼻子就走了。
如果成功的话,该机构将将此案载入其“成功史”,双方将实现双赢。
然而,往往需要第三方机构干预的“情绪问题”却是难以治理的“顽疾”东莞专业调查公司,导师给出的方法收效甚微。面对受害人提出的问题,辅导员会以“时机未到”、“没有按照他们说的做”、“有困难需要其他方式协助”等理由拖延或推脱。
04
额外付费,黑名单消失
见没有结果,受害人不禁焦急起来。这时,辅导员会要求受害人参加新开设的“高级康复课程”,或者机构安排人员与被康复者进行沟通,双管齐下。
一些受害者不希望自己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只能继续缴纳费用进行“康复”。然后导师的态度逐渐冷淡,最后挡住了她,然后就跑了。所谓“与被赎回人双向沟通”只是骗取钱财的幌子。
最贵的心灵鸡汤,写在无良情感咨询师的手册里。对于骗子来说,这些“痴迷男女”收获的韭菜“太好吃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反诈骗技巧,培养识破诈骗的慧眼。
最后,小编给陷入情感问题、想要挽回的夫妻们一个提醒。
1、真诚带来精神上的成功。不要急于求医,选择不具备专业资质的非法付费情感咨询机构和个人。
2、遇到机构多次指控时要小心,仔细判断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避免事态越陷越深。
3、如遇到诈骗,请保留相关证据,拨打110或到当地公安局举报。如果您在QQ/微信平台上遇到诈骗信息,请保留相关证据并向腾讯110小程序举报。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